加入收藏 | English

尊师重教 传承荣光 ——人文学院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退休教师荣休仪式活动

作者: 时间:2025-09-16 点击数:

尊师重教  传承荣光

——人文学院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退休教师荣休仪式活动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致敬为学院发展奉献毕生心血的荣休教师,激励青年教师传承立德树人光荣使命,人文学院于9月12日上午隆重举行了以“尊师重教、传承荣光”为主题的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退休教师荣休仪式活动。党委书记王海艳、院长阳正伟、党委副书记李晓明、副院长田玉玲、副院长朱供罗等学院领导班子,在职教师代表、新进教师以及退休教师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庄重而温情的时刻。仪式由王海艳书记主持。

活动伊始,王海艳书记首先向全体教师致以节日的诚挚问候,并隆重介绍了本次荣休仪式的主角——詹七一、何杰、马克春、黄河、陆惠云等光荣退休的教师。她深情地表示,这些前辈教师是学院发展的奠基者、建设者和见证者,他们用数十载的辛勤耕耘,为学院积淀了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人文精神。

随后,阳正伟院长代表学院向荣休教师们表达了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阳院长回顾了近年来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特别是在博士点培育和历史学硕士点建设上实现的关键突破。他强调,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退休教师们打下的坚实基础和他们长期的无私奉献。他们的智慧、品格和风范,是学院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后辈砥砺前行。

在代表发言环节,荣休教师们抚今追昔,感慨万千。詹七一老师作为学院成长的亲历者,他回顾了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强的艰辛历程,特别提到了早期为提升学院学术水平而大力引进博士人才的往事,并寄语年轻一代要始终坚持“学术为基”的根本,追求卓越。陆惠云老师的发言则是一部浓缩的校史,她自1988年进入学校工作,历经昆明师专、昆明大学到今天的昆明学院,三十余载的坚守,她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这片热土,见证了学校的每一次变革与飞跃。何杰老师以“把握机会,不留遗憾”八个字,向青年教师们分享了他的人生智慧,鼓励大家珍惜韶华,勇于担当。马克春老师则风趣地回忆起在汤池进行田野调查与历史研究的岁月,生动诠释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精神。黄河老师的发言充满了对学院的眷恋,他动情地说:“在学院度过的每一段时光,都值得我们永远珍惜。”一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所有荣休教师的心声。申江的发言充满了诗意与力量他引用诗句“温暖的我走了,正如我温暖的来”,巧妙地将其化用为新一代教育工作者的心声:从前辈手中接过的,是温暖的知识火炬与育人初心。随后,在职教师代表田玉玲老师则通过回忆与每位退休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描绘了一幅幅生动感人的共事画卷,表达了后辈对前辈们的深深敬意与不舍之情。

紧接着,在仪式进入了最感人至深的环节——荣休仪式。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青年教师代表为每一位荣休教师郑重地佩戴上印有“荣休之敬,桃李芬芳”的绶带。一条条鲜红的绶带,承载着全院师生的无限感激与崇高敬意,也象征着教育精神的薪火相传。

为了让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代代相传,仪式特设了新老教师共同宣誓环节。全体教师起立,举起右拳,在庄严的誓词声中重温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在此庄严宣誓:忠于党的教育事业……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奉献智慧和力量,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铿锵有力的誓言回荡在会场,彰显了人文学院全体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坚定信念。

最后,党委书记王海艳作总结讲话。她高度评价了荣休教师们的卓越贡献,称赞他们是学院的“宝贵财富”和“精神坐标”。她希望全体青年教师能够以老教师为榜样,传承他们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的优良作风,将个人的成长融入学院发展的大局之中,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续写人文学院的辉煌篇章。

仪式在全体与会人员的合影留念中圆满落下帷幕。镜头定格的瞬间,记录下了荣休教师们的欣慰笑容与青年教师的昂扬风采,更镌刻下了人文学院尊师重道、薪火相传的美好图景。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温馨的荣休典礼,更是一堂生动的师德教育课,激励着每一个人文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昆明学院人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ICP  地址:云南省 昆明市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 浦新路2号
邮编:650214
ICP备案号:滇ICP备15002642号-1 云教ICP备1105008号 <span style=">公安备案号530191020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