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人文基地班 李欣妍
昏黄的灯光下,他伏在案前,一遍又一遍地念着手里的词稿,身体止不住战栗。那微微的战栗,来自灵魂深处所受的强烈震撼。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这片哺育了万千儿女的土地正饱受蹂躏,中华儿女声声泣血。她的儿女不惧流血牺牲,共赴国难,誓要重塑新天地。
他想到古时的战歌——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今时明月,仍旧是当年明月。
中华儿女厌恶战争,可从不畏战。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民族气节仍在骨子里流淌,昂扬的生命力仍在血脉中跳动。
他要谱一首配得上这份词稿的曲子,一首展现民族气节,激起各界斗志的曲子,一首恢宏磅礴的战歌。
他提起笔,庄严而郑重,将满腔愤慨与热血化作一个个在五线谱上跃动的音符——进军号般的前奏,跌宕起伏的乐句,带有紧迫感的起拍,创造性的突然休止,铿锵的节奏,明亮宏大的旋律——一首高昂激越、铿锵有力的进行曲诞生。
夜色深沉,漆黑如墨,可曲谱如光如炬,点燃着中华民族心间的火炬,吹响解放的号角。
鼓舞人心的力量如星火燎原般蔓延,烧去疮痍,烧去污浊,烧得中华儿女的心热烈激荡。
心火不熄,民族不灭。
这便是号角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