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English

以梦为笔,以心育人:见习时光里的教育初章

作者:王倩 时间:2025-07-01 点击数:


2025年6月24日,我校人文学院组织22汉语言文学1班、23和24级中文兼历史兼音乐班,历史兼中文班前往昆明官渡区昆一中学致学校进行教育见习,在本次见习中我们不同专业的同学分别在报告厅聆听了一堂历史公开课和一堂音乐公开课,紧接着各班分小组到指定班级听课。大家在感受初中教学氛围的同时,学习初中不同学科老师的教学方法。作为23历史兼中文班的一员,我将通过个人视角,向大家分享教育见习一天的收获。

 

一.历史公开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本课选自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中的第16课。它是明清单元重要内容,呈现了明朝对外“友好交往(郑和下西洋 )与冲突(戚继光抗倭等 )”,通过学习本课,能帮助学生们理解明朝对外关系特点,衔接前后历史,关联中外发展,认识农耕文明下的开放与外来冲击 。

在这堂历史课中,老师先用与郑和相关的海外纪念建筑与地方图片为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在教学的第二部分,先通过视频展现明代航海与造船技术、海外交往状况,再聚焦郑和下西洋,呈现其生平。老师将郑和下西洋与西方新航路开辟特点进行对比,培养学生时空观念;提供材料让学生分析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及影响,培养学生史料分析能力;还让学生进行历史剧表演,生动有趣,令人印象深刻。

 

在教学的第三和第四部分,老师分别讲述了明朝抗倭斗争及明朝与周边国家交往,最后升华到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性。学生在丰富环节里,不仅掌握了明朝对外关系知识,还能理解和平交往与反侵略的意义,培育家国情怀与历史思维,明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性

通过本堂课,让身为历史师范生的我们更加明白,要让历史不止于课本,需要以多元教法激活思维,用历史厚度培育情怀,在传承与创新中讲好历史故事

 

二.英语习题讲授课

在课堂当中,老师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提前布置的填空题及几篇“七选五”,让我们对初中英语的题型及做题方式有进一步了解。

 

(一)填空题:夯实基础的“试炼场”

初中英语填空题聚焦词汇、语法与固定搭配,从语境填词到词形变形,全方位检测知识运用与语境理解。授课中,老师借“an honest boy”等易错搭配互动,让学生辨析“a”“an”;拓展“success”等重要词汇时,会要求学生进行各种词性转换,引导学生串联名词、形容词、动词形式,深化知识网络,带学生筑牢基础。

(二)七选五:衔接文意的“拼图游戏”

 七选五考查语篇衔接,老师先随机抽学生作业投屏,邀请该生讲思路,再带全班剖析。互动中,引导大家关注设空位置:段首尾找概括句,段中抓承上启下句,传授破题技巧,让学生实操悟方法。

(三)对我们师范生的启发

 这堂课为师范生示范了如何进行互动教学及分享了部分英语题型做题技巧。老师在讲填空题时,借易错点、词汇拓展提问:在讲七选五时,让学生讲题、全班研讨,这启示我们教学要以生为中心,设计互动环节,借提问、展示促参与,帮学生学透知识,也助力我们打磨课堂引导、互动把控能力

 

三.语文文言文习题讲解复习课

 

在课堂上,“读”是开篇密钥。老师引领学生朗读文言文知识清单,让字音韵律带动知识复现,用诵读为后续学习锚定记忆基点。

讲题环节更是层层深入。在讲授重点字词时,老师从实词虚词切入,关联课本讲古今异义(如“去”的古义是“离开” )、一词多义(如“之”的用法 )、词类活用(如“名词”作“动词” )与通假字;进行特殊句式教学时,依托“留,删,补,换,调”法,让学生翻译题目句子,老师纠错并串联课本句式,把技巧落到实操;进行内容主旨教学时,围绕考题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从人物形象到事件逻辑、主旨情感,实现“题—文”深度联动。最后以收尾总结,老师梳理复习要点,再次串联文言知识体系,让零散内容结构化。

整节课以“读—讲—结”为轴,将习题与课本深度勾连,既帮学生筑牢文言基础,也为师范生展现语文教学“知识联动、以用促学”的实践路径,让文言学习在关联与运用中真正发生 。

 

四.数学试卷讲评课

 

课堂刚开始,老师围绕平均分、分数段分布展开试卷整体分析,明晰考查的核心知识与能力要求,构建学生对试卷的宏观认知。

接下来,老师聚焦典型错题,依知识点板块与题型分类精讲。教学中,老师不仅推演正确解答流程,更深度剖析错误成因,引领学生理解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技法,为我们呈现错题教学的完整逻辑——从归因到方法传授,拆解知识与思维的双重培养路径。

典型题型讲解后,设置互动答疑环节,为学生提供表达疑问的空间,师生协同研讨,化解个性化困惑,启示我们要重视课堂互动的开放性与生成性,学习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思辨。

最后,老师归纳总结,梳理关键知识、解题方法及注意事项,助力学生完善知识体系,实现数学能力进阶,也让我们直观学习课堂收尾时知识凝练与升华的教学策略,从整体课型中汲取学情分析、错题处理、互动引导、总结升华的全流程教学经验

 

五.小结

在这所初中的教育见习时光,是一场满溢温暖与力量的奔赴。

课堂上,老师们以耐心为锚,稳稳托住知识的传递,用责任作翼,引领学生翱翔在求知苍穹。无论是历史课里串联古今的思辨启发,英语课上语法知识的细致拆解,语文课中文言文底蕴的层层夯实,还是数学课上解题思路的精准点拨......都藏着育人的热忱。而同学们课堂上踊跃举手的热情、课后追着老师请教问题的认真,都让我看到了青春最美好的模样。

这段见习,让我们触摸到教育的温度与重量,也明晰了成长方向。愿往后,我们能带着这份热忱与触动,在师范之路上稳步深耕;也期盼校园里,老师的育人星火持续点亮,同学的求知脚步永远铿锵,让教育的美好,在岁月里不断生长

                                                               写稿人:王倩

审核:于盼

昆明学院人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ICP  地址:云南省 昆明市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 浦新路2号
邮编:650214
ICP备案号:滇ICP备15002642号-1 云教ICP备1105008号 <span style=">公安备案号530191020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