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English

我眼中的“聂耳精神”

作者:人文学院 时间:2022-03-24 点击数:

 春风和煦,阳光万里。昆明学院历史学专业2021级的同学在学院党委、团委的带领下,参观学习了校史展览馆——“人民音乐家”聂耳专题展。由2018级陈佶冉学长为我们讲解,带领我们参观学习,人文学院党委何杰书记发表开场白。她强调:“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可以鉴古今、知往来。聂耳同志作为我们昆明学院的杰出校友、国歌的作曲者、优秀的共产党员,我们要学习他的先进精神与进步思想。而参观学习聂耳的生平展览、讲解历史人物与精神更是我们历史学专业的办学特色与光荣传统,要一直延续下去……”

 “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而欲从谁?”经过陈佶冉学长的讲解,我们仿佛穿越了历史的时空,亲眼目睹了聂耳前辈的事迹,拨开历史的云烟,我们好似看到了他拉着小提琴、任风吹起头发与衣角的意气风发……斯人已逝,精神长存,云隐斑驳,不遮皓月。从聂耳前辈的身上,我看到了他的精神,有踵事增华、笃行不怠的追求上进,有朝乾夕惕、功不唐捐的勤奋刻苦,也有吃苦耐劳、弦歌不弃的激情创作,更有爱国忧民、担当道义的为国为民!

 聂耳精神是踵事增华,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追求上进。

 1925年,小学毕业,考入云南第一联合中学。学习期间热情投入进步学生运动(如参加五卅惨案后援会等),并开始阅读进步书刊等。同时,每天晚上参加由法籍教师柏希文所开办的英语学会,进行英语的补习,并向柏氏学习音乐基础理论和钢琴的弹奏,积极热情参与校内外的业余音乐活动。

    1927年秋—1928年冬,历经三次考试,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就是如今的昆明学院的前身,曾任市学生会宣传部长。在这期间,聂耳参加了学校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所组织的外围组织“读书会”,开始阅读有关马克思主义的基础读物,接触到了许许多多共产主义的先进思想,并参加由当地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领导的“济难会”,多次从事给被关押的革命同志进行接济等工作。聂耳前辈的整个求学历程,从校内到校外,从班委到团委,以至后来的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们都看到了他的不断追求!

 聂耳精神是栉风沐雨,朝乾夕惕,功不唐捐的勤奋刻苦。

 1930年7月,聂耳因从事革命宣传活动受到反动当局的追查而离开昆明,奔赴上海。在上海的旧货市场,聂耳五十元钱买了一把小提琴。拿到这把小提琴后,他从白天到黑夜的练习,宵衣旰食,兀兀穷年,即便是吃糠咽菜,就着凉水和稀粥也要坚持每天练琴。他自己日记里写,他一天到晚就是拉琴、吃饭,基本上一天要拉8-9个小时。由此可见聂耳前辈的勤奋刻苦。

    聂耳精神是吃苦耐劳,深入群众,弦歌不辍的激情创作。

 聂耳在北平时穷得买不起棉衣,却在秋末深入到贫民区天桥等地,用不多的一点来收集北方民间音乐素材,并在“充满了工人们、车夫、流氓无产阶级的汗臭”环境中聆听“卖嗓子”、“卖武功”的吼声,从中知道了他们“生命的挣扎”的心曲;在上海,他经常踏着晨霜夜路体验女工上班的辛苦,从而创作出《新的女性》。聂耳还与小报童交上了朋友,天天问寒问暖,那首著名的《卖报歌》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创作出来的。聂耳没有像样的创作条件,他居住的斗室冬冷夏热,到北京一次连续登台演出四天仅得6元钱报酬。这样的经历不仅使他从心底更憎恨资本家老板剥削的冷酷,其作品也不断呼喊出人民要求解放的心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而聂耳正是深入人民群众中,才能创作出一首首体现劳苦大众生活的歌曲。

 聂耳精神是爱国忧民,敢于奋争,不畏强权的为国为民。

 1933年初,聂耳无畏当时黑暗的政治环境,直面反动派掀起的“白色恐怖”,毅然决然的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左翼剧联负责人赵铭彝和田汉的介绍,夏衍的监督下,聂耳面对党旗宣誓,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战士。入党以后的聂耳以饱满的革命激情,更加积极的投入到音乐作品的创作中,开创了中国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革命音乐新时代。聂耳身上的爱国精神还体现在聂耳给妈妈的一封信里。因为那时候聂耳的妈妈写信给聂耳说“袁春晖老来家里做家务,我看这女孩人也还不错,形象也挺好,人家又特别喜欢你,你就抽空从上海回来把婚结了吧。”

 但聂耳的回信是“妈妈,我是为社会而生的,我要在人类社会里做出伟大的事实”,于是成婚一事就此搁浅。寸寸山河梦,昭昭赤子心。行胜于言,聂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他的爱国心。

 一部电影,激荡风云儿女;一首主题歌,唱彻大江南北。聂耳23年的人生,短暂却光彩夺目,他将满腔的爱国之情倾注在音乐上,谱写出一首首唤起国民的战歌,留给全世界代表中国的一曲传世绝唱——《义勇军进行曲》。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展览结束了,可是我们的征程才刚刚起步,昆院师生将会以聂耳后辈的身份,去到大江南北,站在三尺讲台,讲好国歌故事,弘扬爱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


昆明学院人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ICP  地址:云南省 昆明市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 浦新路2号
邮编:650214
ICP备案号:滇ICP备15002642号-1 云教ICP备1105008号 <span style=">公安备案号530191020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