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弱化”的西南边疆:“同质化”区域重塑的西方经验与反思
2021年9月17日,由云南大学罗群教授主讲,昆明学院阳正伟教授主持,在昆明学院惟行楼1501报告厅进行了第24期“惟真•人文名家讲座”,主题是《被“弱化”的西南边疆:“同质化”区域重塑的西方经验与反思》。主讲人罗群,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教授,院长,中国边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西南边疆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罗群教授本次讲座分为五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为引言,回顾了20世纪以来西方关于中国西南边疆史的研究,提出:20世纪20年代,主要强调的是西方中心论的研究;70年代以来,研究的重点从整体研究转向区域研究西方中国边疆史的研究萌芽于此;80—90年代开始借用后现代、后殖民理论将研究的视线投射到内陆边疆研究,中国西南边疆史研究日益受到重视;90年代到新世纪初西南边疆史成为西方中国史研究重点,创造出有关跨区域、去中心化、全球化研究的新话题和新角度,也赋予了中国边疆史研究从“边疆”理解“中国性”的多重内涵与意义,令人耳目一新。
第二部分是关于:区域重塑与视角转化下的西方经验。虽然西方中国西南边疆史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对于我们现在研究西南边疆史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但不能一味的推崇,还要警惕其中的研究“陷阱”,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同质化”区域重塑的研究理路。重构出一个以东南亚为区域主体的“同质化”社会,人为将中国的西南乃至岭南割裂出来,弱化这些区域在中国的“边疆”身份,模糊边疆主权,事实上成为了“去汉化”“弱国家化”等政治策略的注脚,提醒我们在吸收西方中国西南边疆学的研究理念时,也要注意分辨其内涵,警惕研究陷阱。
第三部分:从区域重塑到“二元对立”,区域重塑带来的是研究视角的转化,将研究的分析转向边疆区域中的个人与群体提出人本主义关怀成为研究的新路径,西方学者多采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跨学科方法,将文献史料与田野调查相结合,引入新的理论体系与阐释框架,强调“边疆人”的“本土声音”,关注普通人生存于边疆世界和塑造他们生活的大历史与小历史,出现了许多另辟蹊径而又富有创见的研究成果。此外,西方学者多采用“二元边疆”研究范式主要探讨亚洲的内陆边疆与中原内地之间的互动关系,即“游牧—农耕”方式的交往与对抗。但西南边疆与北方“游牧—农耕”的情况不同,西南边疆与中央更多呈现出的是“博弈下的均衡”态势,内地化程度比北方要深,最终中原文化被边疆社会接受和内化,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二元对立”的模式显然不适合用于解释中国西南边疆的事实,违背了中国历史多元整合发展的客观事实。
第四部分:构建自主话语体系,中华民族历史整体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想要摆脱西方学者设计的逻辑陷阱,首先就是要跳出其设定的理论框架和话语体系,需要我们建构更有效更合理的自主话语体系,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历史发展形成的客观产物,揭示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形成中国边疆史研究的自主话语体系。
第五部分是关于中国边疆学研究路径的再思考,强调了边疆作为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区域不同社会形态研究的典型,还有更多的学术研究价值,罗群教授提出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将边疆置于全国范围内比较其与中国内地的交流交往交融历程,深入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和辩证关系,为今后边疆史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最后的提问互动环节,在场的博士生、老师、同学向罗群教授提问了一些关于边疆问题的看法和思路,罗群教授都对此进行一一解答,老师、同学们收获颇丰,尤其是历史专业的同学们,在本次讲座中深化了同学们对中国西南边疆学的认识,通过对西方中国边疆学的回顾,开阔了同学们的视角,推荐了许多关于中国西南边疆学相关的著作与研究成果,为同学们进一步深入研究边疆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深化了历史专业学生的学术认识,了解到目前关于中国西南边疆学最前沿的研究内容,成为今后历史学习的新思路、新方法,同学们受益匪浅,本次讲座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