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昆明学院邀请中山大学黄国信教授到校作题为《行政理性和经济理性:传统中国市场研究的进展与局限》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学校王文成副书记主持。昆明学院人文学院历史学专业的师生150多人参与了讲座。
黄国信教授从高度发达的传统市场与古典经济学市场逻辑开始讲起,他首先引用《史记·货殖列传》中的史料向大家简单介绍了古代中国的市场特色,各区域的特色产品往往集中于中原的市场进行销售,自发的商业活动早已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而自发的商业活动是由百姓自己的经济理性的形成而发展起来的。
黄国信教授接着指出,高度发达的传统市场不能简单论证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问题,也不能从《资本论》中“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来简单推论“商业=商品经济”“雇佣=资本主义劳动雇佣”的结论。从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增长逻辑来看,经济学的目标是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分工与交换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一般而言,分工又分为基于自然禀赋的分工和促进技术进步的分工;相对应的,商品经济也可以分为基于自然禀赋的商品经济与促进技术进步的商品经济。在这个框架中,中国传统市场是基于自然禀赋的商品经济与促进技术进步的商品经济相互渗透,持续发展的商品经济。鸦片战争前中国市场结构的基本模式,是以粮食为基础,以布和盐为主要对象的小生产者之间的交换模式。
在对高度发达的传统市场与古典经济学市场逻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黄国信教授对中国传统经济中的经济理性与行政理性进行了深入而生动的分析。他用《史记•货殖列传》中齐国的商业活动举例,指出经济的增长是基于自然禀赋的分工与商业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传统的中国,强国弱民的行政理性对古代中国的经济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基于《汉书·食货志》《史记·货殖列传》《资治通鉴》《农政全书》等重要的史料的分析之,黄信国教授认为,行政理性的源头是存在一个符合经济理性的市场体系(朴素的市场经济),而市场的主要动力则是王朝的贡赋体系,贡赋体系服务于王朝统治,终极目标是治国平天下,这是经济意识形态的行政理性化。贡赋的具体目标,是聚敛社会财富,聚敛财富通过市场流通以及实物征收来实现。这样,为了保证王朝收入,国家对重要经济部门实行垄断专营,而私人财产并未得到法律的完整保护。
学校的王文成书记对本次讲座进行了精彩的总结,认为讲座以广阔的视野,激发了师生对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兴趣。在历史的长河中,散落的人类文明每一个捋起来的线头都会带给我们最震撼的惊喜,这就是历史,记载着过去,承接着现在与未来,我们对于历史学的认识,既可以将历史学放到各个领域中去研究,又可以在无所不包的历史学中研究各个领域,引导我们在历史学的宝库中汲取到更多的智慧。
黄国信教授,湖南酃县(现炎陵县)人,历史学博士,中山大学历史系暨历史人类学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兼任中山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明清盐业史、社会史等领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