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English

孙柏林老师主讲第50期“惟真·人文学术讲坛”

作者:人文学院 时间:2023-03-17 点击数:

2023316日晚7时,人文学院第50期“惟真·人文学术讲坛”在博识楼1001教室举行。

本次讲座主题为“山水·渔樵——中国古人的诗意世界与审美境界”,由人文学院孙柏林老师主讲。孙柏林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道家哲学、中国古代文论及当代文艺美学,对于中国古代山水诗歌中的渔樵形象颇有研究。

讲座开始,孙柏林老师以明代杨慎的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导入中国古代山水诗歌中的渔樵意象,由此引出中国古代诗歌中以渔樵为表现意象的诗意世界与审美境界。在中国古代的艺术作品中,有许多独具中国特色的山水诗和山水画。其中的渔夫与樵夫的形象,是美学与文学的一部分,也是得以一窥中国古人思想世界的绝妙线索。

其次,孙柏林老师梳理了渔樵形象的历史演变,在唐代诗人白居易与宋代诗人萧德藻的笔下,《卖炭翁》和《樵夫》中的樵夫是生活艰辛的社会底层百姓形象。而在《庄子》的《渔父》和楚辞的《渔父》中,则又展现出了一种作为隐士形象的渔樵形象。在此基础上,孙柏林老师将现实中的渔夫樵夫与历史建构中确立的诗化的隐逸“渔樵”做出了区别性比较。

再次,孙柏林老师旁征博引,在讲解张志和、柳宗元以及周巽等诗人、词人的诗作过程中,为同学们描绘出了渔樵意象与山水诗画的诗意交融。同时,孙柏林老师还援引了《西游记》第一回与第九回中樵夫的唱词,以及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千里江山图》与《富春山居图》等,为同学们展现出了古人逍遥自在的诗意世界与审美境界。

第三,孙柏林老师以“人间烟火”为引子,延展至古人们的内向超越境界。“渔樵”的存在,不仅代表了人间隐士,更是一种内心超越精神的象征。对此,孙柏林老师将其总结为出世与入世的辩证思维、以心斋与坐忘为表现的道家精神、不即不离的儒家思想,以及对时机的把握和对“功夫”的理解。

最后,孙柏林老师以陶渊明的《饮酒》一诗作结,以“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引出“心之逍遥与形之委蛇”的生活境界,为同学们的当下生活带来“与时俱化”的心灵启示。

孙柏林老师以自己风趣幽默的谈吐和广博坚实的学术底蕴,为我们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的精彩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同学们热情高涨。讲座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欢迎广大师生继续关注支持“惟真讲坛”的后续讲座。


昆明学院人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ICP  地址:云南省 昆明市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 浦新路2号
邮编:650214
ICP备案号:滇ICP备15002642号-1 云教ICP备1105008号 <span style=">公安备案号53019102000011